行业要闻 联系我们 网上预约
中国独董背后的惊人事实:只拿钱,不干活         2014-08-11 14:52:43

 

  中国独立董事——这个规模已达数千人的精英群体,“不廉”、“不勤”、“不独”、“不懂”等头衔十数年来如影随形、挥之不去。处在舆论漩涡之中的独董们其生存现状如何?

 

  《上海证券报》花了2个月时间对此进行了充分调查,将其结果梳理如下,仅供评议。

 

  1、40%来自高校学者

 

  从任职独董个人简历来看,记者统计发现,来自高校的学者占了独董名额将近40%,拥有专业背景的会计师和律师占了20%。特别值得关注的,拥有政府或相关协会背景的人物,也占了20%的比例。

 

  2、年薪可高达百万

 

  根据数据统计,2013年共有6497位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,薪酬总额约4.25亿元,独董平均薪酬约6.54万元。

 

  此外,在独董薪酬排行前五十名中,在银行任职的有27位,占比超过半数。其中,薪酬最高的是民生银行独董巴曙松,年薪高达100.5万元;第二名同为民生银行独董郑海泉,年薪95万元;上海家化独董张纯位列第三,年薪92.1万元。

 

  3、退休官员任独董司空见惯

 

  国企聘请前官员担任独董司空见惯,一些民营企业亦当仁不让。如浙江宁波的上市公司雅戈尔,此前5位独董全部为退休官员。

 

  回溯2004年中小板开闸,特别是2009年创业板推出之后,A股上市公司数量出现井喷,按照每家上市公司平均3位独董(部分公司有5名独董)计算,目前A股公司提供的独董岗位多达8000个,涉及人数至少3000人,为许多退休官员提供了“再就业”的绝佳机会。

 

  业内人士透露,对民营企业而言,官员独董之所以大规模“上位”,一是为了感谢他们在任期间对公司的照顾;二是希望借助他们的人脉和余威,在今后继续支持公司的业务。

 

  4、集体性失语

 

  自2001年《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》发布肇始,投资者、舆论、学界等各方对制度有效性的非议乃至质疑,不绝于耳:是利益输送平台?还是企业形象摆设?

 

  面对质疑,独董们习惯性地选择了集体失语,淹没独立人格,远离舆论瞩目。数据显示,在2011年-2013年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数万次的投票表决中,独董投出反对票次数总计47次(不含4次先反对后弃权),弃权票次数94次。

 

  5、地位十分尴尬

 

  从制度上看,独董一般由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高管来提名,本身就缺乏中立的根基。

 

  而在日常管理中,其责权利并不匹配,对公司日常经营的知情权都得不到保证,更不要谈管理权了。

 

  独董究竟该干什么?履职如何定位才算恰当?独董有作用,但为什么作用不够大?不少独董正在经历着难以言说的心灵苦楚与职业困境。

 

  6、18号文引发辞职潮

 

  2013年10月19日,中组部下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(任职)问题的意见》(俗称“18号文”,下称《意见》),要求各地限期对党政领导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(任职)进行清理。

 

  《意见》的威力在2014年快速显现,并于1月、3月和5月逐步达到高潮。据统计,自去年10月19日以来,沪深两市已经有将近300名独董辞职。不光官员独董,在独董中占据极大比例的高校和行业协会领导,也纷纷从独董位置上请辞。

 

  最新一例是,7月23日,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,该行董事会于7月22日收到独立董事巴曙松的辞职报告。

 

  官员独董的逐步“离场”,净化了这一群体,但是,即便没有官员梯队,独董群体要想发挥真实的作用,摆脱“不独不懂”的质疑,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